研究机构

Research Institution

对话专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8-08-30 浏览次数:9885

 

DSC06872.JPG

 中心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自建立以来,已运行了八年多。在此期间,战略所实施完成各类纵向项目25项、横向项目7项,涉及了创新服务、区域经济、港航物流、海洋旅游、食品安全以及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等多个专业领域。然而,专技人员少(常年在1.5--3人)、研究方向分散,导致所里未能有效聚焦,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重纵向、轻横向的发展路径,使得所里自我造血功能薄弱,缺乏支持自我成长的项目经费;另外,不能很好地融入舟山企事业单位,没有接上地气,也成为研究所发展遭遇诸多瓶颈的重要原因。

 面对舟山群岛新区国家战略的需求,面对浙大海洋学院和海洋研究院的发展定位,中心战略所该如何审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构建战略研究的根本优势,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呢?8月27日,专家们给出了一张张处方:

 处方一:加强校地合作,明确发展定位

 郑学军(市委副秘书长、新区政研室主任):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所的发展定位,着眼于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要求,应是与地方发展关系最密切、与地方合作项目最频繁的决策咨询机构。在当前舟山系列国家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机遇期,战略所之于地方发展和校地合作,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入点正是为舟山各个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的决策咨询建议。

 处方二:紧抓主要矛盾,增强造血功能

 郑学军:所谓“牵牛要牵鼻子”,我们运用“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来看,自收自支的单位必须要主抓横向课题,必须要自己创造收益。面向舟山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拓以服务地方决策咨询为主要内容的横向项目资源,以此才能根本解决研究经费不足、项目领域不聚焦、人员专业基础不深入等重点问题。

 处方三:打铁需要自身硬,以不可替代的作为创造不可或缺的地位

 王骏涛(新区决策咨询委副秘书长):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融入地方决策咨询研究,必然要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方面,提升研究水平,树立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凭借地缘优势,扎根地方深入调研,全面了解舟山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郑学军:首先,必须增强研究所的竞争力,加强个人学习和成长,培养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其次,与新区政研室、决策咨询委、社科联等重点决策咨询机构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加入市研究机构联盟,充分开拓横向合作渠道。最后,落实工作主动对接机制,积极宣传汇报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