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Dynamic News

《舟山日报》:探秘国内首个“海洋科技岛”

 发布时间:2015-07-28 浏览次数:5033

来源:舟山日报[2015-07-28] 记者:范晶喆,幸笑薇

asfsdfs.pngdvfgdfhdfh.png
“华家池”号海流能发电

【核心提示】

国内首个、全国首创、世界先进水平……这些“高大上”的标签,云集于一个神秘小岛——摘箬山。

2011年3月,国内首个“海洋科技岛”在摘箬山岛开建,当科技遇到海洋,寂静的摘箬山迅即成了一片建设的热土。

经过4年多的发展,这个古老的小岛,俨然已在海洋经济中,绽放出朵朵绚丽的浪花……

海上试验田初形成

7月2日,我们带着好奇与期待,在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技术人员的陪同下,走近距离舟山本岛8公里左右、陆域面积2.34平方公里的摘箬山岛。

一亿两千万年前,这里是强烈喷发过的火山。然而4年前,这里喷发的却是另一种热浪——科技。

距离摘箬山岛北岙两三百米的海面上,一座锚泊着的橘红色浮式平台映入眼帘,平台上“华家池”三个白色大字显得格外醒目。“这是按照我国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等比缩小设计建造的浮式科学试验平台。”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船舶工程与机电装备研究所工程师蔡勇告诉我们,去年夏天,该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它是我国第一座海洋浮式试验平台。

据介绍,“华家池”号除可以开展海底管道、水下生产设备的安装试验外,还可以进行风浪流及海床条件测试、风光电新能源试验、深海浮式平台锚泊系统测试等,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果海水清澈些,我们也许能看到海底的一些设备,那是已经完成布放投入运行的海洋技术试验系统。”蔡勇指着摘箬山岛北岙附近一片海域说,“它是岸基、海面、水下、海底四位一体的水下和海底观测网络海上公共试验场,也是国内唯一观测、试验一体的网络系统,是海洋装备开发的必备试验场。”

作为海洋技术海上公共试验场,摘箬山岛的试验项目还有很多。其中,海洋工程材料试验场目前正在建设中,完工后,可模拟海洋腐蚀环境,进行钢结构、混凝土等海洋工程材料的实海服役性能检测和产品研发。由此获得的宝贵发现,从海工装备到跨海大桥均将受益。

“水下风车”向海取电

离开了“华家池”号,我们坐的小舢板继续向摘箬山岛行驶。大约过了5分钟,浮在海面上一座长约25米、宽约20米的大型设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蔡勇介绍,那是海流能发电实验平台。 60千瓦的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曾在试验运行3个多月时间内,累计发电量超过15000度电。

登上海流能发电实验平台,我们看到一个由3片扇叶组成,一半浸在海中、一半露出海面的“水下风车”。据了解,“水下风车”是浙大研制的半直驱三叶片海流发电机组,是捕获海水流动动能并转换成电能的主要装置。

“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涨落潮水的水流推动轮叶,轮叶带动发电机发出电流,从而产生电能。”蔡勇说。

与传统的水库式潮汐电站不同,该海流能发电实验平台的大部分设备都浸润在海底,无需建坝。这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且不会产生建坝带来的泥沙淤积,影响鱼类洄游问题,属生态友好型发电装备。

海流能发电实验平台自2014年5月在摘箬山岛海域实现试验运行以来,已成为目前国内单机日平均发电功率最大、实际发电时间最长、累计发电量最大的海洋能(包括海流能、波浪能)发电装备,也是国内第一个经第三方独立机构检测的海流能发电装备系统。

风、光、海流点亮科技岛

小舢板慢慢驶近摘箬山岛,小岛东岙矗立着两座雪白的风力发电的“风车”,因为附近海域风力不大,“风车”转动缓慢。

踏上码头,不远处可见已完工的两幢灰白相间的大楼。这便是浙江大学外海实试基地。

在浙大863课题“风光流混合供电控制系统”摘箬山调试现场,记者见到了正在调试的浙大研究生章雷其和他的同学。

这群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研三的学生,他们从研一开始参与了风光流混合供电控制系统的研究。“现在海流能发电的并网设备还未安装完毕,目前仍是孤网运行,风机和光伏发电都已实现并网运行。”章雷其指了指实验室内亮着的电灯向我们介绍,“现在实验楼和综合楼的所有用电都来自岛上的风机和光伏发电,不过今天风太小,风机几乎没有发电。”“到下午光照强的时候,光伏发电量能达到300度/时,可向外岛供电。”章雷其说:“从理论上讲,如果风机、光伏和海流能发电都达到最大功率,那么系统发电量将高达2000度/时,不过受限于天气情况,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出现。”

他说,这个微网系统中还备有储能系统,不仅可以用来平抑风机、光伏、海流能发电的波动,确保从微网送出去的电能平稳,还可以在电网低谷时充电贮存能量,在高峰时放电释放能量,为电网提供削峰填谷的辅助服务。

未来的智能岛

舟山岛屿众多,为何选中摘箬山岛来做科技岛?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负责人站在摘箬山岛南边靠海的一个山坳曾说过的一句话,或许给出了答案——“这里离对岸宁波只有6公里。我们脚下的东岙七彩滩以南1公里海域,水深最深可达到100米,深水区也是国际航道所经之处。作为海洋技术海上公共试验场,这里是最佳的。”

如今,摘箬山岛不负众望,海洋科技岛的名气越来越大,海洋技术试验系统、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遥感观测系统、风光储流海岛微电网系统、海洋浮式试验平台均已投入运行。

眼下,摘箬山岛还在建设海洋工程材料试验场,建立集海岛养殖业信息监测和智能控制于一体的农业物联网系统,打造海洋生物资源平台,建设海水综合利用平台。

试想,未来的摘箬山岛将有一个很大的海洋技术公共试验场,帮助合作企业开展各类试验;岛上电力供应全部利用风力、太阳能、海流能等资源,用水主要来自海水淡化、降雨及高效的污水回收与再利用;海洋环境一旦受到影响,就能立即收到警报;各种珍稀渔业资源在岛上培育繁殖;科学技术及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输送出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中午时分,我们结束了半天的“探秘科技岛”之旅。坐上小舢板,慢慢驶离摘箬山岛。摘箬山岛附近的洋面,表面看似波澜不惊,水下却是激情澎湃,正如这座小岛,孕育着无限的动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