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Dynamic News

《浙江日报》:小小科技岛,创新大舞台

 发布时间:2015-04-02 浏览次数:4084

来源:浙江日报[2015-04-02]  本报记者:曾福泉  通讯员:周炜

舟山市西南海面上的摘箬山小岛,因为浙江大学师生的到来,变成了一个“全副武装”的“科技岛”。2011年以来,浙大和舟山市开展合作,关于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源源不断地向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岛集聚。电气、地科、能源、建筑工程……各个相关学科都在这座岛屿上建立实验室、试验场,开展广泛的科研工作,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记者日前随浙大专家登上摘箬山岛实地探访,见证了科技创新的伟力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带来的全新前景。

小岛电力足

船慢慢驶近摘箬山岛,矗立在该岛东岙的两座雪白的风力发电机早已映入眼帘。风电——这只是科学家为小岛搭建的能源网络的一部分。在新落成的实验大楼顶部阳台,成排的太阳能发电机同样在为生活设施和仪器设备的运行提供能量。

电能最主要的来源则是大海。摘箬山岛附近海面上,一座橘红色的海流能发电装备试验平台吸引着来往渔民的目光。这个庞大的“发电机”长25米,宽20米,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发电机组的叶轮长达数米,但是微弱的水流就能将它推动。“潮起时,这一带水域的流速非常快,发电机运转得好极了。”浙大机械工程学院李伟教授说,海流能发电机已经连续运行近一年,每天发电在100至300千瓦时,足够供30户城镇居民或100户海岛居民一天使用。这是国内目前海上实际发电功率最大、累计发电时间最长、累计发电量最大的海洋能装备。

“来,喝杯热水,就是用海流发电煮开的。”在试验平台上,科学家准备了许多蓄电池,将海流能带来的巨大电量储存起来,供日常使用。但电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又搬来了海水淡化装置,通过为海水脱盐,巧妙地把电能“存”在淡水中。还是用不完,就索性用来点亮霓虹灯,到了晚上,整座发电机在东海洋面上熠熠生辉。

风、阳光、潮汐……通过高效的储能技术,这些可再生能源成功地带来了“绿色的电”。浙大电气学院院长韦巍教授介绍,浙大科学家在摘箬山岛进行的微电网尝试,有望为将来高山、海岛等偏远地区的微电网建设提供可靠的模式。

海上试验场

“不能总在浴缸里学习游泳。”浙大建筑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立忠教授这句话道出了摘箬山岛上一大批科研项目的重要意义。过去,浙江大学没有哪怕一米长的海岸线,没有一滴海水,在这样的环境下研究海洋,无异于在浴缸里学游泳。

苦恼的不仅是科学家。华东地区大批的造船厂等海洋工程相关产业,长期缺少一个试验产品的场所。新开发的传感器,放在水下一个星期,温度、盐度、微生物……会对它造成哪些影响?要获得科学的答案,就非要做科学的试验不可;有的企业家甚至要委托韩国的机构做试验。

现在,海洋就在浙大科学家的眼前。摘箬山岛附近海域上平稳锚泊着的“华家池号”,是按照我国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等比缩小设计建造的浮式科学试验平台,其下水深达50米。2014年夏天,“华家池号”成功地“潜伏”到水下,经历了10级台风的考验。王立忠介绍,“华家池号”可以模拟钻井等大型设备在各种海况下的运行情况,还可以开展海底管道、水下生产设备的安装试验,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已经为中海油、中石油等提供技术服务。消息还传到了南半球,海洋工程学科实力雄厚的西澳大利亚大学已经提出申请,把新开发的锚泊系统安装到“华家池号”上,开展试验。

海洋工程材料的科学试验同样可以在摘箬山岛上进行。同样的一批材料,有的完全暴露在海风中、有的放在不断被海浪拍打的岸边、还有的一部分浸泡在海水里……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数据,都被科学家收集到了。由此获得的宝贵发现,从跨海大桥到远洋巨轮都将受益。

国际大潮流

要生产出可靠、稳定的海洋仪器和工程装备,真正的海上试验必不可少。浩瀚的大海瞬息万变,各种恶劣环境层出不穷,再精密的实验室也无法完全模拟。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拥有先进的海上试验基地。浙大专家表示,有了完善的试验条件和严格规范的试验要求,海洋装备研究才有可能取得高质量的成果,海洋产业才有可能实现腾飞。

据了解,美国和加拿大很早就开展了集岸基、海面、海底三者于一体的海底观测网络建设计划,遍及东太平洋和北冰洋,将相关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在维多利亚岛周边100多米水深的海域中建立了一个拥有水下声学通讯系统的试验场。美国夏威夷大学在太平洋上的椰岛建立实验室,专门研究海洋生物技术。欧洲海洋能源中心建成了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动力环境测试的实验室。

21世纪,人类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摘箬山“科技岛”正是以这些海洋技术的先驱者为目标,追赶国际潮流,东海上一个综合性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正在成长。